文殊清淨心。誦經禮懺行。普賢行願力。獲勝菩提道 — ABLS 春季華嚴誦經暨清明祭祖法會

文殊清淨心。誦經禮懺行。普賢行願力。獲勝菩提道

—— ABLS 春季華嚴誦經暨清明祭祖法會

美國華嚴蓮社於2019年3月31日,啟建年度華嚴七處九會海印道場暨普賢行願修證法會,上午九時假普光明最吉祥殿隆重舉行,由美國蓮社住持天承法師和台北華嚴專宗研究所教授師會極法師共同主持。上午時段,首先進行嚴淨壇場的灑淨儀式,並迎請三寶及《華嚴經》七處九會諸大菩薩聖眾的蒞臨,接著由住持師父引領大眾共修〈普賢行願品〉作為法供養,而後進行華嚴海印道場供會;下午時分,由會極師父帶大家禮拜《普賢行願修證儀》,修持普賢十大願王的觀行法門。

圖說:華嚴七處九會海印道場灑淨儀式

自4月1日起至6日,舉行春季華嚴誦經暨清明祭祖法會,每日早上八時半至下午四時,諷誦《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九至二十六卷,唱持〈華嚴字母〉;第二支香,大眾共修〈華嚴發願文〉,並由天承住持開示《華嚴經》要義;第三支香,敬備香、花、燈、果、茶、食等,進行華嚴海印道場供會;傍晚第五支香誦經圓滿時,會極法師再為大眾就當日下午所誦習的經文,進行重點開示。

圖說:住持天承法師領眾焚修,祈請華嚴海會聖眾,慈悲攝照,光降道場,納受供養

本次誦經會中,天承師父持續以「修學佛法的智慧觀照」作主題,介紹大乘佛法中「理觀與事修」的自覺修持;結合了《華嚴經》義理,並徵引《楞嚴經》、《六祖壇經》、《圓覺經》、《金剛經》、《普賢觀經》和《起信論》等大乘經論,為大眾開示佛教事修懺悔法門中「理懺—無生懺—實相懺悔」的觀行核心。內容主要圍繞佛弟子修行的三大重點而展開:一、認清凡情眾生身心世界的幻妄不實;二、明瞭一切眾生心性的本然清淨、本自具足;三、學習隨順現世因緣而修行。

圖說:首日第二支香,大眾共修〈普賢行願品〉經文,以法供養莊嚴華嚴七處九會海印道場

佛法的修學有「理、事」兩大重點。我們每天所經驗的日常生活中,現象界所有一切法(人.事.物)的存在都是有理、有事。簡單說,凡眾多因緣和合所生,具有特定性質與形相,必定會無常、變異的,皆屬「事相」之法,為「心生滅門」所攝。然而,也正是因為緣起,故一切法體性空、無有自性,離一切顛倒、妄想所顯之生滅相狀,本然清淨,究竟涅槃,此屬「理性」之法,為「心真如門」所攝。換句話說,「理觀」是對生命實相、對真理的智慧觀察,也就是在身、語、意行當下,那份「體性空」的智慧覺照;而「事修」則是法門受持的實際操作。

同理,懺悔法門亦有「事懺」、「理懺」之別。佛教的事修懺悔有二種懺法,一是「作法懺」,二是「取相懺」。作法懺,即是身、口所作,一切依於律制的嚴謹法度與規範,於僧中發露、懺悔,表白自己所犯之戒罪而無所覆藏;後經僧中羯磨(於僧中懺悔的一定作業、作法,如對首懺、大眾懺),以此出罪,重獲清淨,所犯戒罪,即便消除。若於所受菩薩戒有所違犯,而無適當之人或因緣可得發露懺悔時,可以在佛菩薩聖像前,向佛菩薩告白、發露懺悔。

圖說:首日第二支香,大眾共修〈普賢行願品〉經文,以法供養莊嚴華嚴七處九會海印道場

取相懺,則是通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性罪(體性為惡,於因果上有所違背之罪業),乃懺除殺、盜、淫、妄四根本重罪的懺法;必須得定心運想、以見好相為期,至誠懇切,外假壇儀,內資理觀。也就是在佛菩薩聖像前,痛澈地懺悔、發願,並且誓不更造;經過一定時間的靜心沉澱、定心運想、正修懺法,感應佛菩薩之瑞相,由好相的現前,而得滅罪。好相者,如《梵網經》所說,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瑞相,便得滅罪!舉凡《法華》、《方等》、《大悲》、《占察》、《禮八十八佛大懺悔文》等一切大乘懺悔行法,皆屬取相懺之範疇;能滅根本重罪,令淨戒復生;亦能消除殺父、殺母、殺聖人的五逆、七逆之罪,使重罪輕受。

圖說:每日誦經會上午,由天承住持領眾諷誦《華嚴經》,唱持華嚴字母。

每日第二支香,共修〈華嚴發願文〉;住持天承法師開示《華嚴經》要義

然而,倘若只修事懺,這般隨修懺法,僅是表相上思惟業果、生起畏懼的行持,由於罪根(無明不覺)尚且存在,猶如病源還在,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因此,若能在修習事懺的同時,了達起惑造業的一念妄想心本亦無自性,一切罪業的體性即是空性;正因為有這一念自我的妄想心,才有罪業、福業的生成(罪從心起將心懺);若離無明不覺的顛倒妄想,則一切罪業、福業皆無真實可得依託之處(心若滅時罪亦亡)。如此將罪業、福業剖析開來,一切法的本來面目,那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了悟罪福無主、罪福性空,如是觀業實相;見罪本源,當體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本然清淨,本無生滅;這是所謂的「理懺」,也叫「無生懺」,即是「實相懺悔」,亦名「破壞心識懺悔」。若人能依「理觀」而修懺法,則得滅煩惱障、業障、報障,如翻大地,草木皆枯,這也就是從根本上扭轉一切罪業、盡除一切罪根。

圖說:每日第三支香,華嚴七處九會海印道場供會,齋主代表虔誠敬獻奉供

住持法師進一步援引相關大乘經論,說明佛教門中修持「理觀」所應具備的見地與思惟。首先,必須認清凡情眾生身心世界的幻妄不實。明代蕅益智旭大師《靈峰宗論》說到:「藏性周圓,循業、隨心、法法全。」這句話扼要地揭示了世間萬法及一切有情眾生身心世界(依正二報、情器世間)生成的道理。我們的本來面目——如來藏妙真如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它是離一切相的。然而,在清淨、圓滿的心性當中,何以會有一切眾生我相、自我意識的形成,乃至是每一法、每個人,法法皆具不同的特質屬性、各人自心都有不同的性格傾向呢?

關鍵之一,即是「循業」。也就是《楞嚴經》所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眾生的自我意識,來自於自我的業力,包括了過去業習的積累與今日種子的現行。換句話說,隨著凡夫眾生各個差別的心念,應其所知之量,相應於六道輪迴當中各式各樣的思想、各種的業力及其所知的量,因此造就了我們的身心世界。有關「循業發現」最經典的例子,是唯識學中的「一水四見」或「一境四心」。這說明不同的眾生,由於業報不同,對於相同的境界有著認識上的差異,如唐譯《攝大乘論釋》云︰「謂於餓鬼,自業變異,增上力故,所見江河,皆悉充滿膿血等處。魚等傍生,即見舍宅,遊從道路。天見種種寶莊嚴地。人見是處,有清涼水,波浪湍洄。若入虛空無邊處定,即於是處,唯見虛空。」那麼,水到底是什麼呢?水的本質,它是「藏性周圓」,是《楞嚴經》所謂「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同理,一切眾生本來也是如此,現在因為忘失了本來面目,所以叫作循業發現!

關鍵之二,則是「隨心」,也就是我們的心態,歷事遇緣當下的想法與念頭。一切眾生自從無始至於今日,因「無明不覺」所生顛倒妄想,形塑出無數個生死輪轉的自我相狀,由此起惑造業,故有一切眾生身心世界的生成,於三界中輪迴流轉。《金剛經》云:「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一合相者,即是眾緣和合之法。凡情眾生的身心世界,乃無明不覺之相,是由業力感召、緣起生滅的幻妄顯相;但眾生不了「緣生無性」的實相之理,妄執人、法為實有;因為貪著其事,而虛受業感緣起的身心塵勞之苦。因此,如何從日常緣起生滅的妄想心中,入於一切法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的妙真如心,這是佛子們學法修行、發明心地的下手處!

圖說:每日第三支香,華嚴七處九會海印道場供會

其次,必須明瞭一切眾生心性的本然清淨、本自具足。據《楞嚴經》記載:「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這說明了世間一切虛浮不實的塵境,乃無明妄覺幻化而生之相,無有一法是實在的。因緣會聚而顯現,因緣分散而消失;從本來無一物而來,又回歸本來無一物。因為是虛幻不實的存在,稱為妄相;然而,此一一諸法、凡情眾生的身心世界,看似生滅去來的相狀,其諸相之本元,也就是本妙覺明的如來藏性。所以《大乘起信論》提示了修行入理的關鍵在於:「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十方推求五蘊、色心之法,一切根塵境界都無真實體性,了不可得),即得隨順入真如門。」

《楞嚴經》又云:「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換句話說,大乘佛法是立足於「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而了生死!因為我們現前一念心性,本來就沒有生死,本來就沒有無明不覺的顛倒妄想,本來就沒有煩惱,本來就沒有罪業,更圓滿具足了無盡的功德寶藏。誠如《六祖壇經》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從於「本來清淨」的角度,而來處理我們過往的宿業、罪障,這就是「理懺—無生懺」的實相懺悔法門。

圖說:每日第三支香,華嚴七處九會海印道場供會,消災壇延生迴向

圖說:每日第三支香,華嚴七處九會海印道場供會,超渡壇往生迴向

其三,必須學習隨順現世因緣而修行。《華嚴經•須彌頂上偈讚品》記載:「於法不顛倒,如實而現證,離諸和合相,是名無上覺。現在非和合,去來亦復然,一切法無相,是則佛真體。」諸佛如來之所以堪稱無上覺,即於一切眾緣生滅的事相之法、緣生無性的「一合相」境界,皆能如實現證一切法,本來自性清淨圓明體,而不迷惑顛倒,離一切相而入中道實相。又,「若能如是觀,諸法甚深義,則見一切佛,法身真實相。佛法不可覺,了此名覺法,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佛子要能恆常觀照,我們現前一念心性,本來清淨,跟一切緣起生滅的塵境,其實是非和合、非不和合的關係。前句經文,站在不和合的角度,對治我們的妄想心,不相應、不沾黏於幻妄不實的境界,而得脫離業感身心的繫縛之苦,即入一切諸佛法身真實相。後句經文,顯示一切法的不可得性,也就是站在非不和合的角度,既不取著世間緣起幻有(凡夫執有—和合相),亦不住著離世涅槃空相(二乘執空—非和合);了此中道實相(具足智慧善巧,不住空有二邊—非和合、非不和合),真空不住空,妙有不住有,方是佛無上覺的修行實踐之道!

圖說:每日第三支香,華嚴七處九會海印道場供會,超渡壇往生迴向

住持師父開示強調,自覺,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關鍵的回歸,它為修行開啟一扇感通之門!養成從眾因緣生法的角度看世間,即得智慧之增長!隨於世間緣起,懂得以智慧判斷、抉擇真假虛實,乃不共世間之解脫正見。六根、六識是煩惱、生死輪轉的根源,但卻也是成就菩提的所依。大乘佛法修學的根本信念,即常觀現前一念心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而能離一切相,恆順真如,知心無念,體達「真空觀」;又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得即一切相,恆順眾生,長養一切善根,成滿一切佛法功德,修習「理事無礙觀」。佛子若能依此而得安住,人世間就是很好的修鍊場;所謂借假修真,也就是假借自他因緣,開顯本具功德,一切時處都為成佛之道的完善與圓滿而努力!安住菩提心,離一切相,修一切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也是最懇切、最根本、最感通的歸依、懺悔、滅罪、發願、迴向法門。

圖說:午時臨齋,僧信大眾念佛魚貫過堂

圖說:首日下午,華嚴七處九會海印道場,由會極法師領眾禮拜《華嚴普賢行願修證儀》,修持普賢十大願王的觀行法門

4月7日圓滿日,上午第一支香,由會極法師領眾共修〈入不思議境界普賢行願品〉,作為年度春季華嚴誦經會的結行功課;第二支香,特別加行〈藥師普佛〉乙堂,為消災延生法事進行功德迴向;以祈本社延生堂上諸蓮友們,福壽康寧,家門吉慶。下午二時,三時繫念淨業道場生蓮法事,分別由天承住持主持第一、三時佛事,以及會極法師主持第二時佛事;迴向功德堂上眾姓亡靈,解冤釋結,福德增長,發菩提心,速登淨域。

圖說:每日誦經會下午,由會極法師領眾諷誦《華嚴經》,唱持華嚴字母

圖說:圓滿日上午,僧信大眾共修《普賢行願品》經文,作為春季誦經會結行

圖說:圓滿日上午,加行〈藥師普佛〉乙堂,為消災延生法事進行功德迴向

美國蓮社的三時繫念佛事,強調與會僧信大眾一齊共修的「法供養」模式。正因如此,人人都成了這場繫念法事名符其實的功德主,現場的與會大眾全體一齊參與了普請、禮拜、誦經、念佛、聆聽開示、靈前迴向、懺悔、發願、繫念迴向、蒙山施食、持往生咒送牌位,以及圓滿送聖和潔壇灑淨等彌陀繫念佛事。晚間八時,在僧信二眾的虔敬修持和普迴向聲中,為今年的春季華嚴誦經暨清明祭祖法會,劃下圓滿的句點。祈願諸佛菩薩光明攝照、慈悲護念,華嚴蓮社所有護法信施,廣植善根,少煩少惱,共修福慧,同證菩提。

 

圖說:圓滿日下午,啟建三時繫念淨業道場生蓮法事,第一、三時佛事,由住持天承法師主持

圖說:第一時繫念佛事,靈前說法變食

 

圖說:三時繫念佛事,僧信大眾虔敬誦經、念佛、懺悔、發願

 

圖說:第二時繫念佛事,由會極法師主持

圖說:第二時繫念佛事,靈前迴向

圖說:繫念圓滿宣疏

圖說:佛事圓滿,化牌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