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26) 人效王眼瞤喻

(二十六)人效王眼瞤喻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問余人言:「云何得之?」
有人語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當效之。」

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見王眼瞤,便效王瞤。王問之言:「汝為病耶,為著風耶?何以眼 ?」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風,欲得王意。見王眼瞤,故效王也。」王聞是話,及大嗔恚,及便使人種種加害,擯令出國。
世人亦爾。於佛法王欲得親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長既得親近,不解如來法王為眾生故,種種方便,現其闕短;或聞其法,見有字句不正,便生譏毀,效其不是。由是之故,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墮於三惡。如彼愚人,亦復如是。

【譯文】
從前有個人,想討國王的歡喜,就問其他人:「怎麼樣才能討國王的歡喜呢?」有人告訴他:「要想討國王的歡心,就去學國王的舉止。」於是這個人就到國王那裡,見國王的眼皮不停地跳動,就學著國王的樣子也眨巴起眼皮來。國王問他:「你生病了,還是傷風了?為什麼眨巴眼呢?」
這個人回答說:「我眼睛沒毛病,也沒有傷風,而是為了想討國王的歡喜。見國王眨巴眼,所以就學著國王的樣子也眨巴起來。」
國王聽了這話非常惱火,馬上叫人狠狠地懲罰他,並把他趕出了這個國家。
世間的人也是這個樣子。知道佛法是諸法之王,所以就親近佛法,來增加自己的修行。但在親近佛法時,卻不解會佛陀為了便於眾生理會,以各種方便說法,有時難免會有措詞上的不周。有的聽到佛法,發現其中有些字句順序顛倒,便開使譏諷損毀佛法,且又專門仿效佛法的不足之處。因為這個原因,永遠不能得到佛法中的善用,墮落於三惡道。就像那個蠢人一樣。

【評解】
一個大師可能有很多弟子,很多追隨者,為之拜倒。但拜倒也有可能變成拜之倒,弟子的崇拜反而會使大師威名掃地。這是因為弟子不解大師心法,或許專門仿效大師的不足之處,遂使大師不足得以光大傳世,尊師反而變成了倒師。就像故事中的蠢人專門模仿國王眨眼皮一樣。所以,晚清詩人龔自珍就有詩道:「但開風氣不為師。」